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语文 > 作文

童趣小学作文

时间:2024-02-25 20:41:13
童趣小学作文

童趣小学作文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,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趣小学作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童趣小学作文1

【摘要】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,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“少年开放期”。他们幼稚、纯真,看到什么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。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,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、童真与童趣的文字,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。文本从童心观察、童真表达、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。

【关键词】小学;作文教学;童心;童真;童趣

在小学生作文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倾向:说假话,词句虚造;说大话,不着边际;说空话,天马行空。一言以蔽之,即作文内容“假、大、空”。针对这一现象,老师和家长感到坐立不安。怎样解决小学生作文的这一弊端呢?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,认为引导学生以童心来观察、以童真来表达、以童趣来添彩,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。

一、以童心来观察

观察是写作的基础。对于同一事物,儿童的目光与成人是不同的。作为教师,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一切。而应该引导学生以童心去观察,以童心去体验,以童心去思考。只有这样,学生才能写出富有儿童特点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。如习作《话别――写给李铁同学》。小作者抓住李铁同学生活简朴、乐于助人这两个优点来组织材料,选取了“不吃冰棒”、“木制三角板”和“帮助受伤同学”这三个典型实例来加以具体记叙。其中有一段内容如下:

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,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。一个爱起哄的男生无意间发现你用的是木制三角尺,其中有一个角已经磨损。他拿起那把尺子对你说:“哈,你这把尺子怎么成了这样还在用?我明白了,这把尺子肯定是件珍贵文物,不是杨贵妃用过的就是王昭君用过的!”许多同学都跟着哄笑起来。你坐在一旁涨红了脸,但没有吱声。事后,我才知道那把三角尺在你刚上学时就开始用了。噢,原来你是这么的俭朴!

这里的观察,完全是以一种童心的目光来观察。一把已经磨损的木制三角板、几句冷嘲热讽的话、哄笑声中涨红了脸的描写对象,都在小作者的视野之中“风起云涌”。尤其是“爱起哄的男生”那尖刻的语言显得真实而富有个性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小作者笔下的描写对象矜持而富有涵养:坐在一旁涨红了脸,没有吱声。可见,小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,包括动作、语言、神态。读着这富有生活情趣的文字,纵然是成年人,也会产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。这就是以童心观察的魅力所在:真实而不伪饰。因此,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儿童的心理来观察生活,以儿童的语言来再现生活,以儿童的情感来体验生活。只有这样,学生的作文才会在儿童的世界里异彩纷呈。

二、以童真来表达

为什么小学生的作文却是“老气横秋”,究其主要原因,主要是缺乏真实而鲜活的语言。因此,引导学生以童真来表达,是避免作文语言出现“克隆”现象的必由之路。我们一方面要提倡学生学习前人语言之精华,一方面又要鼓励学生创造真实而鲜活的语言。只有这样,才能从根本上医治学生作文语言的“软骨病”。

有这样一个故事:一天,老师让学生用“纷纷扬扬”造句。同学们用“雪花、粉尘、纸屑、气球”等词语造了好几个句子。教师接着问,“这些能用“纷纷扬扬”造句的词语,都具有哪些相同的特征?”大家七嘴八舌,概括出“小、细、轻、多、密”等特点。这时候,一个同学霍地站起来:“老师,你经常打牌的名声早就在学校里纷纷扬扬地传开了!”老师没有批评他,反而表扬了他:“你终于明白了。小道消息、流言蜚语、某种信息,这一类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确实可以用‘纷纷扬扬’造句。”这里,我们且不说老师对学生的宽容,单说他引导学生创造真实而鲜活的语言的教学方法,就值得褒扬。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此,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该如此,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、有创意的文字。

如习作《晶莹的雪》,作文开篇描写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,突出了雪花的纯洁和晶莹。然后,引出一段童年的回忆: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,窗外正飘着大雪。老师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课,可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外面。小时候,我与表姐玩雪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:我们一会儿堆雪人,一会儿扔雪团。最有趣的是扔雪团,我们双手捧起洁白的雪,捏了又捏,向着封冻的小溪尽头使劲地扔去。晶莹的冰珠像白兔在追逐,像白马在奔驰,像白头鸟在逃窜。得意之中,我还敏捷地捏一小团雪偷偷地塞进表姐的衣兜里,冰得表姐直跺脚……这一课,老师在讲什么,我全然不知,我只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之中。

这里,小作者的语言真实而无伪饰,活泼而不张扬,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玩雪的情景。着一“飞”字,写出了“我”喜出望外的心情;用“洁白”来形容雪的纯洁;用“晶莹”来形容冰珠的透亮;又用“敏捷地捏”、“偷偷地塞”写出了“我”与表姐逗乐的动作与情态。在朴实的语言中见童真,表现出了儿童天真、浪漫的个性特点。

在作文教学中,我们要以范文引路,引导学生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生活,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千姿百态的独特感受。只有这样,学生作文的语言才会反璞归真。

三、以童趣来添彩

儿童具有天生的情趣。孩子的观察力常常是敏锐的,他们也有飞动的联想和想象。但是,为什么他们生活中表现出的种种优点,却并没有给他们的习作增添文采呢?

首先,是对于学生的创意缺少“关爱”。如1994年4月2日《深圳法制报》报道,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一篇题为《一件有趣的事》的作文中写道:“……老鼠见了我,吓得没命地跑,突然一头撞到墙上,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,不省鼠事。”好一个“不省鼠事”!这就是孩子的灵性的表达,即使大作家见了也会为之赞叹的。然而教师偏偏就在“不省鼠事”上打了红叉。理由是,成语词典上只有“不省人事”,而无“不省鼠事”。学生根据语境对成语的改造和代用,却被老师视为“异端”。这至少可以说,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意缺少一点“关爱”。

其次,是对学生作文缺少“示范”。少年儿童的创造是一种模仿中的创造。因此,要经常注意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些“示范”。如,佳作《我爱校园的龙眼树》(《作文之友·小学阅读版》20xx年4期),小作者以饱蘸热情之笔,描述了龙眼树在春夏中的英姿,既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的情趣,又平添了语言的文采。

“在春夏交替的时候,龙眼树开始有了像黄豆般大小的果子悬挂在树上。夏天也赶着匆忙的脚步来临了,龙眼赶趟似的换上了土黄色的新装,在阳光的照耀下,远远望去,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金子挂在树上,又像一串串冰糖葫芦挂满树枝,压弯了枝头,看上去果树就像驼背的老人。同学们看着那小金球般的龙眼,都馋得直流口水,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,剥下土黄色的外壳,看到那透明的、大珍珠般的果肉,含在嘴里,甜甜的,凉凉的,鲜鲜的。”

这里,小作者怀着对龙眼树的浓 ……此处隐藏3090个字……现点什么新鲜事儿回来。

老村里,人们早已搬走了,瓦泥砖的房屋空荡着,也像我们这群撒泼了的孩子无人管理,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得落破荒芜,虫草杂生。村里的空坪上,或旧房子前,或老屋后,间隔种着许多的龙眼树,那盘龙曲卧的老树,已生长有一定的年龄,大抵是爷爷的一辈种下的。

有那么一棵,根部极膨大,凹凹凸凸的皮层像人们手臂上拱起的肌肉块,又像嶙峋起伏的山峦,沟壑,需两个人张开双臂,才能将它包围,拥怀入抱。看着它定觉得它是个满脸苍白须发的老人,在蹲坐着,拱着腰,郁郁黄黄得有些无生气。叶子稀疏,抬头仰望天空,阳光依然明媚,像透着花窗,地上落下斑驳的空缺不齐的影。

有寄生植攀附在枝杆上,细细密密的叶子为维持生命之长,它们的根穿透皮层,紧紧地吸附着老树盘曲的杆子,日日吸取着它的精华。一些枝杆开始慢慢枯竭断落,但遇上节气好的年份,老龙眼树也会长出些新果子,成熟之时也定是我们捣蛋,满足馋嘴的好去处。

村旁流经一条小河,河两岸都生长着翠翠的竹,有的一排排像倾斜的瀑布一样倾倒了,表叶的部分已经浸到水里,根还在岸上,连着土壤,继续输送生命的营养。男孩子们懂水性,在岸上玩疲了,喜脱掉上衣,连裤带人,跳到水里去凉快。

女孩子们不懂水,怕陷入河里的深水区不得自救,会自找保险些的凉快节目。从倾倒的竹根底爬上竹身,因为是一排排的倒,竹子密密的,没有多余的缝隙,那里更像一张牢实的竹床,人可以躺在上面,但并不大舒服,背贴着竹是凉凉的。有时我们的顽皮性激发了,就会发挥探险家的精神,手抓着上面的竹子,移身到竹表处去。那里的是竹头顶部,生长得更细,更脆,更柔,更纤条,可以轻易地晃动。

一踩上去,双脚及膝就都浸泡在水里了,晃晃悠悠,用力踩沉下去,放松浮上来。用力,放松,这是个刺激的事儿,像猛力的荡秋千,更像玩海盗船,摇晃得激烈点,脚下的水跟竹子碰撞,水花哗啦啦作响。当然,放心,手上握住的竹子会保证人的重心,不必担心整个人会人仰马翻般掉到水里,而且有助出力,控制节奏。我们常一排排人上去,用力摇荡竹子,玩得齐笑哈哈,乐翻天。

那天只有我跟根老三,玩水回来,是沿着河岸寻宝。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,大阳依旧不依不饶烘烤着大地,催熟着田里的稻谷,地里的花生的叶子被晒得有些萎缩,无精打彩的。我们沿着河岸走,河里的水到底不是很深,映照着天空,两岸的林子。

水面莹莹的,像闪着光,犹如玻璃的琉璃彩,犹如钻石的晶莹剔透。我们走在林子里,是凉快的,手里各叼着一根细软竹条,还带着叶子的,一边走一边拍打脚下翠生生的野草,唰唰的,听得有力,满身儿野孩子的啷当劲。有时又停停看看,翻弄翻弄刺拉拉的杂草丛里有没有酸甜可口的野果子吃,那时倒是个儿小胆子大,不怕蛇不怕鼠的。

竹林顶上,常会有布咕布咕,或呱哇的鸟叫,响遍整片林子。林子上又有自由穿梭的风,像我们一样自由,摇曳着,轻拂着,咯吱咯吱作响。男孩子会学鸟叫,咕咕,咕咕......男孩子总比女孩子胆大,有着上天遁地的功底,上树跳坡无一不能,像猴子,古灵精怪,鬼点子多。突然听到一棵树上传来知了的叫声,吱吱吱叫个不停,以前听说会叫的知了是母的,为吸引配偶。鬼机灵的根老三脑子转得快,立马扔下了手中的竹子,蹬鞋上树去了。

我知道他要干嘛去,他上了树才回头跟我说:你不要出声,我上树捉知了去。是棵七八米高的龙眼树,瘦小黑的根老三,整个人像乌龟似的趴在树上,慢慢挪动身子,让我联想起了动画片《七龙珠》里的龟仙人。

他寻着音源,慢慢靠近,极尽地不发出声音,他的手脚摸索,找准位置,让自己站稳了脚,爬得越高,越靠近越沉寂,越靠近越沉寂......我在下面也屏住了呼吸,怕他掉下来,也怕吓跑了知了,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。到了快到顶的一个树杈处,根老三停了下来,我向他的方向望去,终于也发现了知了的踪影,跟他靠得极近,只要他伸手,就可以将那知了收入囊中了。但根老三却一动不动,又像个龟仙爷似的缩在了那里,静观着,也不理置我。

我站在下面干着急着干等,心里就纳了个闷了:根老三,你这是要干嘛啊,这是在干嘛啊,快点啊!快点下手啊......还没等我发声,根老三就做了个嘘的动作,示意我不要出声。不懂其用意,我只能干巴地等着,耐心地候着,知了仍在吱吱的叫响个不断,根老三的姿势,让我们有种瓮中捉鳖,或者说是黄鹊在后的感觉。

终于,在我的无聊中,明白过来了根老三的用意。突然听到嘶嘶嘶,翅膀振翅的声音,极小声,但也听得清楚。另一只知了进入我的视线,它早就停在对面的竹子上了,此刻正欲欲靠近,原来根老三是在静候,想一箭双雕。飞来的应该是只雄的知了,慕声而来,大概是爱得太欢,竟也没有发现敌军已在巢穴外重重包围,正准备将它们双双擒拿。根老三当然早已准备妥当,找好了最有利的站姿,只待擒拿手一出,就可以收获战利品了。

雌的知了觉察了另一只知了的飞来,她不动,吱吱的叫了两声,然后停了,又吱吱叫两声,大概是在表达她的情意吧。雄知了,没有直接靠近,而是在试探着,是否雌知了会接受他。在雌知了的叫声里,他明白了她的意思,他飞近一点,停一下,再飞近一点,停一下,他靠近,他不出声,她也不出声,根老三更不出声。我心里,却浮起一点小浪,原来动物间也可以如此传情达意。

就在它们两靠得极近,暗暗思语,情话绵绵时,根老三瞄准的眼,一只手快速出击,稳,准,力握有度,雌雄知了就成了根老三的囊中之物了。根老三也不急着下来,另一只手从裤兜里摸出了个手缝的自制拉链袋,那是他一直为捉虫做准备的,有条不紊地把一对知了放入袋中,拉好拉链。

根老三下来了,拍拍身上的苔青和树皮,我小八儿似的跟上去,急切地扯着他问:根老三,根老三,你怎么知道还会飞来一只知了的?给我看看,给我一只好不好,三子哥,三子哥......,根老三忙弄着自己的衣服,拉扯拉扯被压得皱巴巴的地方,也不理会,忙完了才自信洒洒地说:我看到的,可以给你,但以后不许再叫我根老三,得叫三子哥,不然以后就都不带你出来了。有了知了,我当然乐得直点头:好。公的给你,母的我留着,我要会叫的那个。

离开了林子,我们顶着热烈烈的太阳回去。回家后,根老三的知了就不那么爱叫了,他把它放在铅笔盒里,留一个小洞透气。那时我们的笔盒永远是带孔的,好好的新笔盒也非得拿个铁钉钻出个透气孔来。有时放了知了,有时是其它捕捉回来的虫子。读书的时候还会带到学校里去,偶尔拿出来玩玩,用手指压一压它的光亮的头顶壳,那里就是所谓的脑门吧,雌的知了还是会吱吱叫两声。那时,我七八岁,根老三十二三岁。童年的趣事,无穷尽!

午后的太阳游移着,日光落到窗上,我的脸上,热热的一股暖流将从我童年时思忆里拉回。杯中的茶已凉,我望望窗前的老榕树,阳光热烈得有些刺眼,突然又听到吱吱的蝉音。呵,原来老朋友没走远,只是藏身到了老榕树的枝叶下,仍愿为这个夏天送出一曲蝉音。

如今我们为人生奋斗,生活到了这座城,是孤寂的,太多的生活碎事压逼着我们,没有空闲听蝉曲,没有闲情弄蝉鸣,大多时间都是烦躁的,或许跟天气无关,是我们失掉了太多太多的童趣么?说完,当我转身向你,你已沉沉地入睡,我关了灯,找寻梦......

《童趣小学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大卫语文网 www.dawnlx.com 版权所有Sitemap